超2200家沪市公司披露ESG信息

  ESG已成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重要指标。近日,上交所就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公开征求意见,以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记者注意到,沪市已形成稳定披露ESG报告的上市公司群体,共有227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并按年报格式准则披露基础的ESG信息。其中,1149家公司单独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到50.6%,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多家沪市公司在积极践行“双碳”目标上动真格、练内功,以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节能降碳减排技术创新、ESG信息披露为抓手,不断传递出公司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和长期价值。

  沪市公司持续探索、实践ESG理念

  在探索ESG实践的道路上,多家沪市公司有所建树,ESG报告的可靠性和评级不断提高。

  以国际关注度较高的MSCI ESG评级情况来看,纳入MSCI评级的沪市公司数量逐步增加,从2022年初的244家增长至2023年末的407家。同时,连续两年纳入MSCI评级的241家沪市公司中,69家公司评级等级提升,A等级以上公司数量由15家增长至38家。

  南钢股份高度重视ESG信息披露工作。公司2008年首次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书》,2017年起在定期报告中详细披露污染物排放情况数据,2019年起从ESG的理念角度披露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公司的标普全球、富时罗素、路孚特ESG评级继续保持钢铁行业前列。

  为支持ESG工作落地,新奥股份搭建了完善的ESG管治架构。在公司“智慧创新可持续能源”理念的牵引下,新奥股份ESG管理水平及长期投资价值获得国内外ESG专业机构的充分肯定,MSCI的ESG评级获得A评级。

  近年来,洛阳钼业MSCI ESG绩效稳步提升,2021年首次从BBB级上升至A级,2023年又跃升至AA级。今年6月,公司旗下TFM铜钴矿获得全球铜行业广受认可的ESG标准The Copper Mark铜标志认证,成为非洲首个获得铜标志认证的矿山,也是全球首个获得该标志的中资运营矿山。

  积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实现ESG的具体举措方面,沪市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通过业务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向绿色化转型、延伸等方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根据上市公司年报和ESG相关报告,2023年度共有1896家公司建立环境保护相关机制,占比达到83.45%,环保投入金额达2888.59亿元。811家公司在年报或者ESG相关报告中披露碳排放总量,1598家公司披露碳减排措施和成效,并有超400家公司聘请外部机构进行碳排放核算。

  华友钴业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并取得4家工厂“零碳”认证,持续探索电池产业链绿色技术,全面提升园区零碳建设,打造闭环回收体系以推动行业低碳转型发展。公司积极推进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多家分子公司获得ISO14064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声明及ISO14067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2023年10月26日,中国中冶总承包的涟钢150MW高效超临界富余煤气发电项目安装工程顺利开工,该项目将采用先进的超临界煤气发电技术,是目前全球参数等级最高和发电效率最高的煤气发电机组,有效促进涟钢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船舶近年来也不断加强对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实施绿色化制造。据介绍,公司2022年累计节能减排投入为1.67亿元,同比上升0.2亿元;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7.34吨,同比减少38.31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82吨,同比减少8.31吨。公司旗下江南造船厂,通过智能控制涂装棚内送排风系统改造后实现日均用气降低8.4%、用电降低40%。

  中国化学以“低碳化”为指引,坚决落实“双碳”目标。据了解,聚焦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链,公司自主研发的冷氢化法多晶硅技术,使多晶硅能耗降低90%,生产成本降低95%。据统计,全国多晶硅项目95%以上采用中国化学技术,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3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6%。

  绿色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领域的沪市公司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领头羊”,在助力构建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体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隆基绿能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推动全球清洁能源普及。在氢能领域,2023年公司电解水制氢设备产能为2.5GW,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GW至10GW。同时,公司联合150余家供应商发起《绿色供应链减碳倡议》,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中国中车正加快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公司将高铁技术与管理创新性地引入风电领域,推动高铁技术向风电产业平移。目前,公司实现了轨道交通系统集成、牵引传动、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九大关键技术在风电装备的落地应用。

  上海电气充分重视技术研发在推动产业低碳化改造与绿色化发展之中的作用,通过核心设备研发与系统成套,为行业提供完善的新型工业配套设施。隶属上海电气的上海锅炉厂于2010年启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技术机理研究,并牵手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大力推进二氧化碳的原料化技术开发,为发展绿色能源夯实技术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