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今日公布,一揽子增量政策密集出炉:后续还有

  国家统计局将于10月18日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会议还要求,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9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实工作。

  连日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等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亮相新闻发布会,密集发布增量政策,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一揽子增量政策涵盖五个方面

  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关于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工作考虑,包括五个“针对”,一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二是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三是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四是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五是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郑栅洁还特别强调,一揽子增量政策坚持系统施策,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股市、就业、民生等各领域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合力。此外,一揽子增量政策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即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表示,从机构职能上看,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部门,要负责做好政策间的统筹协调,承担政策一致性的评估,确保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实施。

  货币政策率先落地,其他政策加速推进

  从目前多个部门已出台或明确将会出台的具体增量政策看,基本涵盖前述五个主要方面,后续政策的细化落实及更多增量政策的推出,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比如,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20个基点、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首次创设专门针对股票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公开了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包括,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这也是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

  在房地产领域,一些务实举措正在推出。住建部表示,充分赋予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调整或取消各类购房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同时,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司法部、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六方面政策举措,涉及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有力有效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对经营主体的要素保障、坚决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严格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等。

  其中,《民营经济促进法》备受关注。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共9章77条,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

  黄汉权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是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同时,政策将持续用力、加力,不是暂时的、短期的,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同时有些在力度上也会是比较大的,当然,政策加力不是一下把增量用足、用满,应该有个渐进的过程。

  此外,一揽子政策并非只聚焦当下,更立足长远。郑栅洁在发布会上强调,我们既重视发力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更关注、更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不是一个短期的刺激,而是可持续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强调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的有机结合。”黄汉权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