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界呼吁加强国际合作 应对出口挑战
中国汽车出口面临挑战。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2%,创下历史新高。然而,2024年前9个月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已回落至18%,出口量为151万辆。
欧洲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2024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从10月3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关税。受此影响,中国对欧盟的电动车出口已呈现下降趋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8个月,中国向欧盟出口纯电动车29.75万辆,同比下跌7.6%。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扬提供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出口欧洲市场的汽车销量已经从2023年的39%降到2024年1-9月份的32%。
除了欧洲地区,中国汽车在美国、加拿大等市场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关税壁垒阻力。尽管如此,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实现长期发展目标,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与本土化布局,解决标准与法规的合规问题。赵扬强调,消费者需求生态搭建和国际利益平衡生态维护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应注重用户体验的优化,并通过优质服务赢得市场认可。同时,也要考虑国际市场上的利益分配原则,形成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圈,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
虽然整体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出口保持较高增速,但压力已显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持续增长,出口数量和金额实现双增长,同比增长约20%。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9个月,我国出口整车超过470万辆,平均每个月超过50万辆。孙晓红预计今年汽车出口有望达到600万辆。若这一目标实现,意味着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将在2023年522.1万辆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4.9%。相比之下,2022年和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速分别为54.5%和57.4%。
受欧美政策影响,今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情况不如整体数据表现。纯电动乘用车出口欧盟受到较大影响,目前对欧盟出口仍处于下降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所长王青表示,欧洲地区的电动汽车消费情况及厂商和机构的态度对我国汽车产业走出去非常不利。孙晓红认为,欧盟国家希望中国汽车企业投资,但又担心其快速壮大。这种矛盾心态源于各国希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欧盟积极倡导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计划2035年只销售零排放汽车。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车企凭借技术、成本和供应链优势进入欧洲市场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并在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专利申请和技术方面领先。欧洲作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场渗透率已达25%。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璟玥认为,欧盟的绿色协议和相关政策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奠定了基础。欧盟实行优厚的补贴政策,不仅针对销售端,还覆盖研发、生产制造、配套设施等全产业链。西班牙反馈称,欧盟的补贴用不完,欢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到当地投资。因此,这是中国企业开拓欧洲市场的一个机会。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重大考验。欧洲和美国市场对中国实行高关税壁垒,导致中国汽车企业在这些高端市场上受到阻碍。陈璟玥建议,不应过度政治化经济问题,而应利用规则寻求发展。他提出,可以通过在欧盟候选国进行布局来进军欧盟市场。一旦这些候选国被正式纳入欧盟,限制将解除并分享红利。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汽车出口不应局限于单纯的产品出口模式,而是应进一步向海外投资和产业链布局转型。孙晓红建议,中国汽车出口应转向品牌建设和服务为主,从产品向品牌、从贸易向贸易投资相结合转变。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未来将在把握市场需求、市场变化和消费偏好上进行布局,加强商品本地化并融入本地产业链价值链。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中国区高级副总裁郑新芬则认为,中国车企出海要深刻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使全栈产品适配全球市场,并建立全面的售后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合规问题是进入海外市场的重要议题。赵扬建议,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法规框架,特别是涉及用户信息安全、国际通用技术标准与安全法规、三电系统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绿色供应链环保要求规范等,加强与国际标准、法规对接。有业内人士认为,可以从其他角度切入,如全球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与合作。张永伟建议,商用车及相关转型重点、难点领域可以作为全球互利合作的重点。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