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二十年,学前教育法出台:36次提及“安全” 填补法律空白护航儿童权益

历经多年努力,我国终于出台了学前教育法,标志着这一领域将有法可依。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该法共9章85条,主要内容涵盖学前儿童、幼儿园、教职工、保育教育、投入保障、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将于明年6月1日起施行。

酝酿二十年,学前教育法出台:36次提及“安全”

学前教育法的立法过程经历了多次调研和审议。自2004年起,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持续多年组织相关立法调研;2020年,教育部就学前教育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8月和2024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和第十次会议分别对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最终,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草案三审稿,正式颁布了学前教育法。

这部法律填补了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法律空白,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法律保障。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蔡海龙认为,学前教育法在保护学前儿童权益、明确国家对学前教育的保障责任、建立幼儿园举办管理的法律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细致的规定,将促进学前教育向普及、普惠、安全、优质方向发展。

学前教育法特别重视学前儿童权益保护。法律规定学前教育应坚持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给予特殊、优先保护。同时,法律还明确规定学前儿童享有生命安全、身心健康、人格尊严、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并要求各级政府、家长及其他社会机构履行相应义务,确保儿童受教育权得到保障。

法律明确了国家对学前教育的保障责任,强调政府主导,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这表明政府不再模糊其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而是主动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学前教育的投入保障机制,强调以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负担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充足。

学前教育法详细规定了幼儿园设置与举办的相关法律制度,包括科学规划和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支持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强收费监管等。这些规定有助于推动幼儿园规范化运作与发展,提升依法办园水平。

未来法律落实过程中还需关注几个方面。首先是国家责任的履行,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问题。其次是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收费和普惠之间找到平衡点。此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保障,确保同工同酬,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学前教育法的出台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对学前儿童权益保护、学前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产生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