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冷不冷,就看十月二十六”,这天有啥不同 寒婆婆忌日预兆
随着农历十月二十六的到来,全国迎来了新一轮的寒潮降温天气。北方10多个省份的最低温度迅速降至10度以下,让人感觉一夜入冬。南方地区虽然气温仍高于零度,但体感明显变冷,需要及时添衣保暖。
农历十月二十六在民间被称为“寒婆婆忌日”。相传鲁班的母亲因天寒地冻且家中柴火用尽,独自上山打柴时不幸掉进雪窟冻死。上天怜悯她,封其为“寒婆婆”,掌管冬季冷暖。古书中有记载:“十六日,谓之寒婆生日,晴主冬暖;二十六,谓之寒婆忌日,晴主冬冷。”这说明如果十月二十六这一天晴朗,冬天可能会多雪雨;如果是阴天,则冬天可能多晴朗天气。
随着时间推移,民间逐渐形成了一些与“寒婆婆打柴”相关的说法。例如,“寒婆不打柴,雨雪不得出”、“寒婆打了柴,当年冬里寒”。这些谚语表明,如果十月二十六是阴雨天,那么冬天不会太冷,雨雪较少;如果是晴天,则冬天较冷,需更多柴火取暖。
《天门县志》中也有类似记载:“孟冬廿六日,古有寒婆,此日寒婆打柴,晴一日,百姓有柴烧,一冬多雨雪;阴一日,百姓无柴烧,一冬多晴明。”此外,还有一句老话:“生管十日,死管一冬”,意指寒婆生日的天气会影响未来十天的气候变化,而寒婆忌日的天气则会影响整个冬季的气候。
许多相关谚语也反映了这一观点。比如“十月廿六一日晴,寒冬雪丰笑开颜”,意思是若这天晴朗,冬天将多雪,农民会因此高兴,因为雪多有利于庄稼生长。“十月廿六砍湿柴,冬天多晴暖洋洋”则表示如果这天木柴潮湿,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会有较多晴天,天气也会比较暖和。
这些民间说法虽具有地域局限性,甚至缺乏科学依据,但它们是古人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值得了解和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