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金2035年耗尽?误读 专家否认传言

在近期由同方全球人寿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共同举办的一场养老专业论坛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养老金分会会长金维刚对近年来流传的“我国基本养老金将在2029年或2035年耗尽”的说法予以坚决否认。他认为这种说法存在炒作嫌疑,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误释、误读和误导。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司长侯俊明透露,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接近6万亿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能够得到保证。

这一数字表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具有相当规模的积累,为未来养老金的支付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就业人口的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来源不断扩大。通过多种渠道的投资运营,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的稳步增长。

金维刚指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不能简单地用静态的收支平衡来判断其可持续性。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调整缴费比例、扩大覆盖面、优化基金投资等方式,不断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我国还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等,这种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分散风险,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侯俊明强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能够得到保证。这一保证的背后,是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我国建立了中央调剂金制度,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调剂养老保险基金,缓解了地区间养老金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国家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给予了有力支持,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为养老金的支付提供了额外保障。此外,我国还在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如延迟退休年龄、优化缴费政策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养老保险基金的市场化投资途径,以提高基金的收益率,为未来的养老金支付积累更多资金。

通过这些多方面的努力,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广大退休人员的养老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尽管面临人口老龄化等挑战,但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有足够的能力和韧性来应对未来的挑战,确保养老金的长期可持续发放。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